验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强化研究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验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强化研究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案例来源: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深入挖掘育人元素,在各类课程中自然而生动地弘扬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职业精神,我川的老师们精心设计,各有妙招。今天小编要分享的是:化学学院《有机化学实验(i)-1》(教学团队:郑学丽、杨宇东、付海燕、伍晚花、陈善勇)在实验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的经验。
一、课程介绍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学院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验证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无论学生将来从事的是科研、研发、销售还是技术等岗位,都不仅要求从业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这些都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探索”、“承担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密不可分。
二、“课程思政”思路
有机化学实验任课老师着力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难以融会贯通的困境,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和其它专业知识技能等,使他们成为能适应社会较快节奏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老师们充分挖掘了有机化学实验中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提升的艰辛历程中,学习伟大化学家为发现真理克服艰难困苦、勇攀科学高峰,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老师们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实践中融入以下理念:
三、课堂实例
1.讲述学科发展与科学家的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及科研热情
课程教学中引入中国化学学科的发展、川大的发展变化、化学学院的发展和地位、化学实验室的现代化进程,从学科缩影扩展到讲述中国变化,培养同学的爱院和爱校精神及民族自豪感;给同学们分享学院院士及优秀老师这些身边的化学科学家们刻苦努力、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勉励大家刻苦学习,激发科研热情和热爱化学的情感,以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科学精神,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未来。
2.以水滴石穿与科研训练作比,引导学生规范操作循序渐进提高实验技能
化学操作技能的提高、实验素养及科研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实验操作和科研训练培养出来的,就像水滴石穿,是逐日累积起来的。同学们在实验中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规范操作,循序渐进,培养科研能力。
3.从有机化学实验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
有机化学实验具有不可预测性,同学们在使用相同仪器设备、相同试剂、相同实验方法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得到不同结果,如产率不同、产品性状不同,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师们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理性地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分析问题,根据记录的实验现象反思实验过程,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杜绝学术造假的发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
4.从实验操作的流程的细节要求出发,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研品质
在讲授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时,提醒同学们要注意细节,在这个实验中就算前期的反应做得好,如果在后面分液操作中不注意细节,容易将产物误当成杂质弃去,导致实验失败,告诉同学们细节决定成败。这类细节也存在阿司匹林的后处理、柱色谱的装样操作中。
另外,有机化学实验内容与能源、环境、安全等息息相关,老师们将相关的科技前沿也转化为教学内容。总之,只要找准切入点,通过深入挖掘,“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法律法规等思政元素可以有机化学实验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5.分享化合物双重功能的相关案例,教育学生辩证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讲到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时,老师介绍了咖啡因的作用,同时引用文献解释兴奋类药物的双重性,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同时,进行知识发散,介绍了诸如甲基苯丙胺(冰毒)、麻黄碱等化合物的知识,告诉同学们它们既是药品也可以制备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与毒性作用,更通过复旦大学医学院黄洋中毒案等反面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课堂成效
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思政课堂改革实践中,一方面老师们通过广泛阅读,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合适内容引入到自己的实践教学当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
另一方面,学生们也收获了很多,在做实验时候能够戒骄戒躁,保持心态平和、态度严谨,注重实验室公共环境的整洁与整齐,在实验中开始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尊重科学事实。
基础学科领域专业课的课程思政需要教师深入研究自己的专业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能量的品质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强烈的科研热情,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才能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