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峥嵘岁月,传承延安精神 ——马院教师参加延安暑期实践考察研习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从延安岁月中践悟初心使命,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学习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加强党性锤炼和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2023年7月20日—23日,由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2023年广东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赴延安实践考察研习班取得圆满成功。来自广东培正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和我校等14所民办高校共88名老师参加了本次实践考察研习活动。
延安研学第一站: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寝——黄帝陵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深入研学黄帝陵的历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研习班成员于21日上午抵达黄陵县黄帝陵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大家沿中轴线北行参观了诚心亭、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汉代文物黄帝脚印石、汉武挂甲柏等,并近距离观看黄帝陵景区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黄帝手植柏。
黄帝手植柏
港澳回归纪念碑
在讲解员的讲解中,“景点”变成“讲堂”,通过探寻黄帝文化根脉,在实践中培育“根”与“魂”,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红色故事引导各位成员自觉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汲取奋进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参加研习的老师们切身体会到了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应该不忘初心,勇毅前行,扎实打好理论基础,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延安研学第二站:习近平总书记初心使命的发祥地——梁家河
21日下午,研习班成员来到梁家河村,先后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习近平知青时住过的旧居以及青年习近平率领群众打的第一口沼气池等场所,聆听了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刘月富副教授的现场教学: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为民情怀和实干担当。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梁家河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当地村民称他是“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梁家河的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的开端,坚定了他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做实事的不变信念。老师们在梁家河的学习中,实地领略到了青年习近平插队七年的知青生涯以及初心使命的肇始。
刘月富副教授现场教学
我校思政课教师在梁家河村史馆合影
延安研学第三站:延安的标志性建筑——宝塔山
第二天早上,研习班成员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宝塔山。宝塔山位于延安市中心,为周围群山之冠,山上宝塔始建于唐。宝塔山聚历史文物和革命遗址为一脉,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之一。
延安研学第四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宝塔山领略完延安城的景观和革命人文精神之后,研习班成员随即前往始建于1950年1月,后迁址至王家坪现址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整个馆区规模恢弘,由馆前广场和纪念馆组成。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也是本次延安研学的重点学习站点之一。
我校教师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站前广场合影
穿过站前广场,老师们进入纪念馆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馆内基本陈列《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按历史编年与专题相辅相成的方式,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生活战斗十三个春秋的光辉历程分为红军长征落脚点、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定、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等六个单元。穿过这些展厅,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艰苦岁月形象生动地展现在队员们眼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历史也浮现在我们眼前。
研习班成员在纪念馆聆听我党的延安奋斗史
研习班成员在纪念馆观看图片
红色延安凝练出伟大的延安精神,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一精神在新时代国家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毛主席给中央党校亲自题写了“实事求是”,之后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也是引领和鼓舞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的重要精神财富。
延安研学第五站:延安时期的中南海——枣园革命旧址
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结束,研习班成员怀着深深的崇敬之情,走进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参观革命伟人故居、深刻了解革命事迹、学习延安精神。走进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成员们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周恩来同志、刘少奇同志等革命先辈旧居,房间错落有致,散布在整个院子中,里面陈列着珍贵的照片,办公桌上摆放着各种文学以及战略书籍,极其简朴而又整齐,令队员们肃然起敬。
团队成员在枣园的领导人雕塑前合照
延安研学第六站:七大会场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
下午16时,研习班成员来到中共七大会址,缓步瞻仰中共七大会场。1945年4月至6月党的七大在这里召开。我们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党的七大召开时已经拥有了121万名党员。党的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它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走向了成熟。为党后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开辟了正确道路。
杨家岭中共七大旧址:中央大礼堂
延安研学第七站:南泥湾精神的发源地——南泥湾
随后学员们来到南泥湾党徽广场,全面了解大生产运动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逆境求胜的英雄精神、绝处逢生的开拓精神和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样地。1941 年3月,八路军 359 旅由王震将军率领,进驻延安以南的南泥湾开荒种田。经过几年辛勤劳动,战士们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开垦为“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屯垦在南泥湾的八路军359旅,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优良传统和作风,其精神内核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南泥湾党徽广场
延安研学第八站: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识之地一一壶口瀑布
第三天一早,研习班成员来到了黄河壶口瀑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壶口湿布是闻名世界的金黄色大瀑布,是镶嵌在九曲黄河之上的一颗瑾璨的明珠,也是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识之地。成员们在此感受到了黄河瀑布的壮观,了解了黄河两岸的人文历史和当地文化特色、民风民俗,零距离感受壶口瀑布“黄河之心 民族之魂”的魅力,饱览十里龙槽的地质奇观,在废墟的断瓦残中倾听战马斯鸣,在古航道边体味船工的一把辛酸泪。
研习班成员们刚进入壶口瀑布景区,远远的就听见了滚滚河水奔流而下发出的巨大声音,越靠近越能理解《黄河大合唱》的歌词“黄河在咆哮……”的澎湃情感。站在瀑布边上,任凭水流不断飞溅到我们的身上,却完全被那种如猛兽咆哮般的奔流声所震撼,这场面可是与课本上所描述的壶口瀑布所不能比拟的。在观览过黄河的壮丽,了解了黄河之于中国、之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之后,对于黄河母亲和祖国大地的敬意以及对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更进一步油然而生。壶口瀑布不仅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景观,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具有非凡的意义。
壶口瀑布
壮美黄河
壶口瀑布之行结束后,短短三天的研学之旅也完满结束,在这次行程中,老师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大脑思考,步入浩渺的历史最深处,跨越时间筑就的屏障,去感叹中华文化的瑰丽,去赞叹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担当,去畅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那飞流直下黄河水的咆哮声啊,将会一直回荡在我们心间,时刻提醒着我们身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要让中华五千年文明在广袤大地上继续熠熠生辉的责任担当。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