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致力探寻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5日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

2000年,常州工学院由专科升格为本科,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转型提升,确立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当前,学校处于由新建本科高校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转型提升的又一个关键期,意味着将全面定义、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学校十多年来所经历的两次转型提升,关键词都落在“应用型”上,目标都聚焦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上。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通过加强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教师队伍、营造有利于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校园文化氛围等举措,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探寻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路。

多维度入手 重塑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

新建本科高校主动研究和遵循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是办好这类大学并确保其长久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应用型人才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主要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通过上上下下深入思考和讨论,学校达成共识:新建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课程、教材、产学研结合与师资队伍这几个维度上能否重塑观念。

首先,重塑培养应用能力的课程观。应用型本科课程要来自实践、面向应用、立足本地,不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是实际联系理论;不是学科统领办学,而是实践和应用引领学科建设;不求知识的全面,而求能力的综合。

其次,重塑实践价值导向的教材观。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以认知规律为主线,构筑教材框架;二是以实践价值为尺度,剪裁学科内容;三是以能力培养为依据,活化基础理论;四是以目标要求为指南,凸显时代特征。

再其次,重塑协同育人的产学研结合观。应用型本科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在于打破专业、课程、课堂及教师隶属的边界。例如,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鼓励和指导学生跨专业、跨学院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对社会实际项目进行综合研究;鼓励学生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撰写毕业论文;鼓励部分学生尽早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允许毕业论文提前到第三学年进行,等等。

最后,重塑更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观。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不仅要有“双师型”特色,而且要能更高水平地服务社会。一方面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另一方面也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同时还要鼓励、支持、引导教师进入企业实践锻炼。

产学研一体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于对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深切认识,常州工学院坚持以“应用”为本,以“产”为导向,以“学”为基础,以“研”为纽带,构建有别于传统“精英教育”模式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打通教与学、学与用的“最后一公里”,培养出的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广受欢迎。

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办学初期,顺应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重点发展了机、电、经管、化工等为数不多的学科专业。近年来,随着常州市的土木建筑、外经外贸、先进制造、软件信息、创意动漫、文化传媒、新兴能源等产业转型升级,学校适时调整整合、优化拓展了相关学科专业,使其与常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贴合。在“学科—专业—产业链”构建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确保学校发展与地方社会紧密结合,同时也直接锻炼了教师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决策咨询等方面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提高。此外,通过加强与地方社会的交流和合作,学校获得了地方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更有力的支持,为学校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全过程合作。学校在专业结构调整、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加强与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放教学过程,吸引他们更多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所有专业都以学科为背景,以行业为依托,组建由企事业单位和教育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把握人才培养总体方向。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开设校企合作课程,聘任企业兼职教师,构建与社会和工程实际“零距离”、“无缝对接”的教学内容。构建系办专业的组织构架,实行班级导师制度,把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的有机结合落到实处。

以科研服务平台支撑能力培养。学校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过程中构建了许多科研服务平台,例如:在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建立工程中心,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立建筑设计研究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所,依托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建立常工富藤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蓝联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艺术与设计学院建立意工厂创意产业有限公司,依托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建立大地测距科技有限公司、常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些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基地里,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开发与社会服务实践,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

构建促进应用型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学校加强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建设,吸引企业到学校特别是二级学院和专业系设立奖学金,把企业的需求和希望告诉学生。改革奖学金制度,单设科技创新奖学金,鼓励学生实践和创新。改革学生素质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往应用型方向成长、成才。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培养方案,构建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鼓励师生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科技服务,增加师生对国情、省情、社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多方协同创新 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教会学成”是常州工学院的校训。教要教会,学要学成,印证了学校坚持为地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践行“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办学理念的历程。学校要求教师从知识结构型向能力结构型转型,多些企业实践经验,告别“纸上谈兵”,成为应用型师资,鼓励教师到企业、工程一线顶岗锻炼或参加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从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企事业单位中的“校外导师”、学校中的“专业导师”和“职业导师”相结合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队伍体系已经形成。

学校大力实施“科技蹲点”计划,全校专家教授带着数百项科技成果,深入常州7个辖市(区)和周边市(县),走进数以百计的企业,主动上门服务,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受到各地政府和企业的欢迎。目前,学校与常州所有辖市(区)都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企业签订合作合同500余个,协议金额近6000万元。

学校建立了以企业为基地的新产品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示范中心,同时在校内建设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和校企直通平台,并与多方共同构建产学研联合体,建成省级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3个。

常州工学院科技产业园有效整合了校地企优势资源,目前是常州市级科技孵化基地,已有6家企业进入园区孵化,成为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成果孵化的重要载体。学校与南京艺术学院共同牵头组建的江苏省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整合了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创新力量,建立起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大平台。学校成立以研究“常州”为己任的常州发展研究中心、常州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常州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会、瞿秋白研究中心、高晓声研究中心、常州中小企业研究院等人文社科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均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成为常州市研究本土经济社会文化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2014年6月,国家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教育部门等六部门公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为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创造了极佳的政策环境。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尚需跨越自主发展的门槛,跨越学科基础薄弱的障碍,还必须跨越文化建设的难题,这意味着转型发展首先是跨越发展。新建本科高校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必须审时度势,根据自己的传统、特色、优势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继续走好“服务地方,应用为本,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道路,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转型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

用户登录

网站地图